王树臣,满族,黑龙江佳木斯人,中共党员,教授,硕士生导师,注册自动化系统工程师,校级教学名师。1990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,获学士学位。2005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,获硕士学位。主要研究方向:机电一体化及自动化,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,其中EI收录3篇;出版教材等5部,其中3部任主编;主持省级教研课题4项,其中两项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;主持省市科研课题共4项。



高晶,女,教授,工程机械电气控制资深技术专家,目前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研工作。作为主持或主要完成人,完成多项省级、市级科研项目,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,江苏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,二等奖5项,三等奖2项。获徐州市双创之星荣誉称号,连续获得徐州市第二届、第三届女性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。获得发明专利3项,实用新型专利14项,软件著作权2项,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



樊兆峰,男,党员,工学博士,教授。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,研究领域为神经网络预测控制,机器人控制技术。主要讲授《自动控制原理》《计算机控制技术》《电机与拖动》等专业课程;指导大学生学科竞赛获一等奖1项,二等奖6项。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1项,市厅级课题2项,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;撰写专著1部,编写教材1部,发表论文20余篇,其中EI收录2篇;授权发明专利3项,实用新型专利8项,软件著作权3项。



林达,男,工学博士,教授,硕士生导师,九三学社社员。本科(函授)就读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;在吉林大学获得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;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,获工学博士学位;留学基金委公派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(UCLA)访问学者。第十二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,江苏高校“青蓝工程”中青年学术带头人,徐州市双创人才。现任中国自动化学会“自适应动态规划与强化学习”专委会委员。主要从事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、复杂网络、多智能体协同控制、多无人机协同控制与决策等方面的研究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、四川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重点项目1项、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、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项目2项、四川省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项目1项。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,排名2。出版《混沌系统自适应控制理论与方法》、《复杂环境下无人机控制理论与方法》专著2部,在国际重要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SCI收录20余篇。



乔淑云,硕士,教授,师德模范教师、优秀共产党员,兼任徐州市科技咨询专家,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专家。主要从事控制工程、智能信息处理等教学与科研工作,主要讲授《计算机控制技术》、《数据库应用技术》等课程10余门,主编教材7部,其中1部获“十三五”江苏省高校重点教材;主持参与省市级研究项目10余项;授权专利10余项;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;以第一完成人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,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奖二等奖3项。



王峰,男,工学博士,教授,硕士生导师,工程师,民盟盟员,江苏省“双创计划”科技副总,现任徐州工程学院电气实验室主任。2013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。主要研究电能质量控制技术、谐波治理以及大型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。发表论文40余篇,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6项,实用新型专利20多项,软件著作权10项;出版专著1部,主编中俄双语教材1部;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、市厅级科研项目4项,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0项,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。



张旭隆,男,中共党员,博士、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、工程师。UCI访问学者。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,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。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,发表教研论文4篇,获评“优良教风先进个人”。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2项、市厅级项目2项,主持在研省级项目1项。发表科研论文17篇,其中中文核心11篇、EI检索5篇。授权发明专利2项,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,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奖三等奖2项,出版专著1部。